馬云說:互聯網紅利期即將結束 傳統行業需要有互聯網+的思維 互聯網行業的超級紅利正在消退,越來越多的互聯網越做越重;而那些轉型成功、掌握了互聯網的工具、方法論和價值觀的傳統企業,正在爆發出勃勃的生命力。 互聯網是工具,需要深度融入實體。如今上至《新聞聯播》,下至土老板,“互聯網思維”紅得發紫。用互聯網的技術、思想和方式,去改造乃至重構(注意不是顛覆!!!)一切行業,是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也是新增長點。這股浪潮的強勁沖擊,產生了用互聯網思維賣手機、做房子、賣煎餅…… 現在,“互聯網思維”似乎成了一個點石成金的咒語。部分互聯網業者從傲嬌到傲慢,也引起了大量傳統人士的反感。互聯網之于當下中國,仍是一個最大的正能量!關鍵看你怎么理解。而那些轉型成功、掌握了互聯網的工具、方法論和價值觀的傳統企業,正在爆發出勃勃的生命力,譬如華為賣手機已經超過互聯網思維的代表小米,海爾十幾萬人也已經轉型成功。這說明了什么? 最后的推動力一定還是來自于生產效率提升的變革,包括零售模式從過去的小商品市場到超市到連鎖店到今天的電商,所有背后的推動力都是來自于供應鏈成本的下降和供應鏈效率的提升。”這就對了,這才是互聯網+的本質。互聯網+不是顛覆,而是融合。當連接紅利下降之后,還是會回歸到商業的本質,生產效率的提升。以過去兩年大火特火的O2O為例,互聯網思維們靠融資燒錢補貼,結果資本寒冬一來,補貼下降,立馬大批死掉。
|